上海  |   黑龙江省  |   天津  |   吉林省  |   重庆  |   辽宁省  |   江苏省  |   山东省  |   安徽省  |   河北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江西省  |   陕西省  |   山西省  |   四川省  |   青海省  |   海南省  |   广东省  |   贵州省  |   浙江省  |   福建省  |   台湾省  |   甘肃省  |   云南省  |   内蒙古  |   宁夏  |   新疆  |   西藏  |   广西  |   北京  |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 业务中心 > 婚姻家庭咨询 >

产后抑郁症的表现症状及危害与治疗方法有哪些

时间:2018-07-10 13:06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产后抑郁症的表现症状及危害与治疗方法有哪些
家中添丁,全家人喜上眉梢,可奇怪的是,原应沉浸在幸福中的新妈妈却成天疑神疑鬼、彻夜失眠,甚至要死要活。专家称,这其实是产后抑郁在作祟。据统计,约有三成新妈妈会遭遇这个问题。国外曾对产后抑郁症进行调查,发病率高达30%,但国内对此调查资料不多,防治措施也很少。然而,产妇出现心理问题很普遍,部分人会因此患上产后抑郁,不但不能照顾孩子,还会失去自理能力。病情加重后,将落下抑郁症的病根,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遗憾的是,人们对产后抑郁的了解不多,寻求专业帮助的产妇也不多,甚至有些产妇病情相当严重,出现自杀倾向。产后抑郁原因不少新妈妈表示,生完孩子后情绪很糟糕。有人担心宝宝生病,整夜不能入睡;有人感觉受到老公忽视,既无助又委屈,心情低落;有人担心身材无法恢复,但为哺乳还得不停吃饭、喝汤,心情烦躁……大部分人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这些不良情绪会慢慢减弱、消失。有关专家指出,恐惧、焦虑、沮丧、易激惹,这些都是产后抑郁的常见表现,通常会在产后2周出现。这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从生理角度分析,怀孕时,妇女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分泌逐渐增加,在产后3~5天会急速降至基础水平,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产后抑郁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从心理角度分析,妇女生产后,对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不足,心理上容易产生失落感;产后育儿知识及经验不足,也会产生较强的挫败感。从社会因素分析,丈夫的关心程度、产后家庭和睦程度、孩子照看情况等,都对产妇心理造成影响。如果小环境有缺陷,也容易促发产后抑郁症。“坐月子”时,产妇面临生理、心理方面巨大改变,也是家庭矛盾开始出现的阶段,如果不能顺利调整,这些不良因素集中爆发,引起产后抑郁的可能性最大。如平稳度过产后6周,产妇生理、心理状况逐渐平稳,适应“升级”当妈后的新生活,心理也会逐渐归于平静。“坐月子”时最容易出现产后抑郁抑郁障碍治疗专家表示,预防产后抑郁,要从孕期开始。去年,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的全国学术会议在汉举行,曾公布调查结果称,学历较高的准妈妈,经常读书看报、上网研究孕育知识,对这一特殊时期的相关情况有所了解,一旦遇到问题,可帮助缓冲压力。与较低学历的准妈妈相比,她们产后更少出现暴躁、厌食、失眠等抑郁症状。专家建议,妇女怀孕后,最好能积极学习孕产知识,多与亲戚、朋友交流;家人也要及时跟进“补课”,了解这一期间妇女可能发生的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出现两个明显的产后抑郁信号,家人要多留意。如果孕妇生产后,对新生儿情绪冷漠,缺乏应有的兴奋、新奇心理,家人就要多加注意;或者产妇在月子里出现严重失眠、早醒、情绪低落、不明原因烦躁、对生活缺乏信心等征兆,家人应尽快向专业医师求助,及早干预,必要时进行辅助治疗。奉子成婚更容易抑郁据了解,奉子成婚的女性产后可能更容易出现抑郁。此前曾有产妇奉子成婚,大学毕业一年就当了妈妈。产妇生下宝宝后出现短暂情感紊乱,不停抱怨哭闹,担心无法养活宝宝,质疑自己为何要生下孩子。专家分析,像这样的产妇,意外怀孕后仓促结婚,背负了较大的社会压力,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生产后很难迅速进入角色,更容易诱发产后抑郁。像这种情况,妻子对丈夫的依赖心理比较明显,丈夫应对妻子更加体贴、关爱,可有效预防产后抑郁。回娘家坐月子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产后抑郁针对产后抑郁,有专家开方,建议产妇回娘家坐月子,心态更放松,可减少因婆媳矛盾带来的负面情绪。有专家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身处熟悉的环境,习惯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产妇休养、恢复;在照料新生儿和产妇生理状态方面,母女之间沟通更轻松,日常摩擦更少。现代基因学研究认为,产后抑郁不但与后天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相关,也与人的先天基因有关,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回娘家坐月子的做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抑郁,但并不绝对。在该院收治的产后抑郁病人中,也有一部分人在娘家坐月子时发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首  页   |    机构简介   |    业务中心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儿童心理咨询   |    婚姻家庭咨询   |    学员之家   |    观点交流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07-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8029236号-1  支持:中京网络